證券時報記者 吳少龍
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預告漸次披露。截至10月21日收盤,共計200家上市公司預告三季報業績,其中111家公司“預增”、34家“略增”、4家“續盈”、17家“扭虧”,預喜公司家數占比達83%。
分行業看,保險、畜牧業、半導體、化工等多個行業景氣度明顯提升,需求回暖、訂單飽滿,進而帶動相關上市公司業績顯著增加。
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,前三季度我國經濟總體平穩、穩中有進,政策效應不斷顯現,主要經濟指標發生了一些明顯的積極變化。伴隨向好因素不斷累積,預計四季度我國經濟將持續回暖,市場信心也將逐步恢復。
險企投資業務向好
受益于資本市場回暖,上市險企投資業務向好,助推前三季度業績表現。
截至目前,共有5家保險公司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,除了天茂集團以外,中國人壽、中國人保、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均預告業績實現增長,且預計凈利潤最高增速均達70%以上。
中國人保公告,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338.30億元到379.31億元,同比增加133.27億元到174.28億元,同比增長65%~85%。
中國太保預計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370億元到394億元,與2023年同期相比,預計增加139億元到163億元,同比增加60%~70%。
中國人壽預計,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11.35億元至1087.67億元,與2023年同期相比,增加629.71億元至706.03億元,同比增長165%~185%。
新華保險三季報也表現亮眼。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186.07億元至205.15億元,與2023年同期相比,預計增加90.65億元至109.73億元,同比增長95%~115%。
對于業績預增,4家險企均在公告中提及,公司配置了一定比例區間的權益資產,伴隨近期資本市場上揚,總投資收益實現大幅增長,凈利潤同比有較大增長。其中,新華保險表示,三季度公司適度加大了對權益類資產的投資,提升了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;同時加強保險負債端的品質管理、優化業務結構。近期資本市場回暖上漲,使得公司前三季度投資收益同比實現大幅增長,實現了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較大增長。
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回暖
受益于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不斷深化,高性能半導體產品需求飆升,帶動產業相關企業業績向好。記者梳理發現,晶合集成、韋爾股份、瑞芯微等多家半導體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最大增幅超過300%。
具體來看,晶合集成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為2.7億元~3億元,同比增長744.01%~837.79%。對于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,公司表示,隨著行業景氣度逐漸回升,公司自3月份起產能持續處于滿載狀態,并于6月份起對部分產品代工價格進行調整,助益公司營業收入和產品毛利水平穩步提升。
瑞芯微業績預告顯示,依托公司在人工智能物聯網(AIoT)的持續增長,尤其是在汽車電子,以及工業、行業類、消費類等市場的提升,疊加第三季度的行業傳統旺季,公司在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。
此外,全志科技、思特威-W等公司實現“扭虧”。前三季度,全志科技預計凈利潤達1.4億元至1.56億元,有望同比扭虧。公司在業績預告中表示,公司把握下游市場需求回暖的機會,積極拓展各產品線業務,出貨量提升使得營業收入預計同比增長約50%,營業收入的增長將帶動凈利潤的增長。
當前,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蹄疾步穩,相關企業正積極加大研發創新,搶抓產業發展紅利,推動產業發展。
晶合集成指出,公司高度重視研發體系建設,持續增加研發投入。目前55nm中高階單芯片及堆棧式CIS芯片工藝平臺已大批量生產,40nm高壓OLED芯片工藝平臺已實現小批量生產,28nm邏輯芯片通過功能性驗證,28nmOLED驅動芯片預計將于2025年上半年批量量產。
全志科技稱,公司為滿足客戶持續增長的產品及服務需求,加大在芯片新產品開發及智能車載、掃地機器人等新興應用領域方案的研發投入,研發費用同比增長約10%。
成本下降助養殖業扭虧
日前,生豬養殖龍頭牧原股份發布業績預告,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00億元至110億元,同比扭虧。其中,預計第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0億元至100億元。
牧原股份稱,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實現扭虧為盈,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公司生豬出欄量、生豬銷售均價較去年同期上升,且生豬養殖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。
預計實現扭虧的還有ST天邦。公司預計前三季度預盈13.01億元至13.51億元。
ST天邦稱,由于生豬價格從第二季度開始回暖,公司在預重整階段仍努力維持了生產經營正常,持續的降本措施效果也逐步顯現,生豬銷售成本呈下降趨勢,公司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主營業務生豬養殖實現盈利,與去年同期虧損16.82億元相比大幅扭虧為盈。
結合養殖業相關企業半年報業績來看,在豬價上漲疊加成本下降的作用下,養殖頭部企業率先走出周期低谷,行業也從全面虧損轉為普遍盈利。
養殖行業高景氣度還能延續多久?業內觀點認為,預計四季度在需求旺季的支撐下,行業利潤窗口仍將繼續。
此外,生物醫藥、航運、汽車零部件、化工等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,相關企業業績也獲得提振。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