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7日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化學工程專家金涌在皮膚健康產業中國科技聯盟(籌)(以下簡稱聯盟)2024年年會暨行業前沿技術發布會視頻致辭時表示,皮膚健康產業不僅是朝陽產業更是綠色產業。我國人民從扁鵲、李時珍時代就開始了對自然資源、生物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的性質和應用進行研究,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,我國的皮膚健康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。
“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已進入關心健康、關心美麗的階段,皮膚健康產業發展空間巨大。”中國工程院院士、華東師范大學校長錢旭紅在會上分析指出,但我國美妝品、皮膚健康品的發展規模和質量與我國的工業水平、基礎研究水平及市場規模還不匹配。聯盟作為重要的技術轉化平臺,要把好的基礎研究技術轉化為皮膚健康領域的技術優勢,把基礎研究與產業對接在一起,把科學技術變成現實生產力。現階段,聯盟將和全體同仁一起進一步優化提升組織和運行機制,吸引更多企業和研究機構參與進來,加快聯盟與皮膚健康產業的共同進步。
聯盟秘書處王巖麗博士在題為《化妝品無汞化行動的意義》的演講中指出,在化妝品監管日趨嚴格的今天,化妝品汞超標現象依然嚴重,近5年抽檢結果顯示:化妝品重金屬超標產品124批次;汞含量超標85批次(不完全統計)。汞超標現象不僅存于美白產品,在香皂,洗發水中有汞超標情況發生。甚至有男性因治療痤瘡、粉刺受到汞超標產品的危害。
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施國躍教授說,作為關乎億萬人民健康的產業領域,皮膚健康產業不僅僅是醫學和美容的交匯,也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近年來,華東師范大學在皮膚健康產業領域,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。比如,在皮膚免疫學、皮膚病理學等基礎研究方面的突破以及3D生物皮膚打印及超限制造等先進工藝的研究。同時,近期還成立了麗娃皮膚健康研究院,將致力于基礎研究、應用研究、產學研推進和相關人才培育,為皮膚健康領域持續創新和進步提供解決方案和發展動力。
華東理工大學原副校長辛忠教授在致辭中說:“我們要充分發揮聯盟平臺作用,為皮膚健康產業的科技進步和發展共同探討路徑和方法。以項目為牽引,以需求為導向,真正實現產學研用深度融合,促進皮膚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。”
在辛忠看來,聯盟應聚焦產業未來創新方向,重點關注通過原料和配方解決功效問題,關注化妝品多功能材料,突破國外產品在原材料制造、形象設計等方面的控制,走出一條中國化妝品之路。
“近年來,皮膚健康產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。萬華以‘化學讓生活更美好’為使命,致力于在化工新材料領域持續創新,將客戶的消費需求融入到產品創新開發中,創新性研發出硅油等多元化護理產品線。”萬華化學常務副總裁華衛琦在會上表示,“我們希望憑借聯盟平臺和皮膚健康領域的科研力量,實現行業資源共同交流,共同探討皮膚健康領域的新理念,新技術、新產品,深化產學研深度融合,強化產業鏈的結合,為皮膚健康產業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。”
在大會行業前沿報告環節,來自清華大學、華東理工大學、中國藥科大學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,萬華化學等15家知名院校、企業發布了不同方向的皮膚健康產業相關的前沿技術成果。
王巖麗在演講中呼吁,我國化妝品行業面臨的困境既是挑戰也是機遇。化妝品無汞化行動為化妝品產業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破局路線。希望各大化妝品原料生產企業、生產制造企業、產品銷售企業以及相關科研院所、檢驗檢測機構、電商平臺等共同參與化妝品無汞化行動,營造化妝品無汞化良好氛圍,達成行業高度自律,促進皮膚健康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。
化妝品無汞化行動倡議書英文版經過反復推敲和修改,也在會上正式發布。(吳雅茹)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