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
4月26日,2024中關村論壇――數據安全治理與發展論壇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舉辦。
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,本屆論壇緊跟數字經濟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演進浪潮,眾多專家學者交流前沿理念、分享研究成果,暢談前沿領域數據安全治理話題。
在圓桌論壇環節,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、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,與來自清華大學、劍橋大學、香港科技大學、IBM、華為、奇安信的數據安全專家,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數據安全治理熱點問題進行探討。
會上,奇安信(688561.SH)副總裁劉前偉表示,不管是作為大模型的使用者還是開發者,都要解決隱私安全問題、商業機密甚至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。
他認為,要解決大模型的相關安全問題,要用AI對抗AI,用魔法打敗魔法。
據其介紹,奇安信身兼兩種不同的角色,既是一個行業模型的開發者,也是一些通用模型的使用者。
“奇安信作為國內最大的一家網絡安全公司,我們有自己的安全大模型,也有安全大模型的機器人?!?/strong>劉前偉表示,行業大模型對于數據集的質量要求非常高,數據本身的安全值得關注。
他還提到,標注的數據也不能出錯,這是確保行業大模型質量最重要的一個保障。
“做行業大模型的廠商都很擔心,語料本身會不會被別人竊取?有沒有一些漏洞導致這些核心數據資產被泄露出去?”他提到。
此外,劉前偉還考慮到出售給客戶的安全大模型會被別人“拿走”,因此,他認為“需要對大模型本身進行加密等處理”。
從通用大模型使用者的角度來看,他認為,“AI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力,但當我去問AI一些問題的時候,我們會不會把自己商業的機密、個人的信息會泄露出來?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”。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