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些不法分子套用各類官方公開信息,打著“國家支持項目”“國家惠民政策”等旗號制作出一批app,并在其中編造虛假投資理財項目,以高收益為誘餌,忽悠群眾在App“投資”進而實施詐騙。如何判斷App的真假?遇到虛假App該怎么辦?
警惕!詐騙App打著“國家項目”旗號
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反詐工作專班披露的詐騙App名單中可以看到,這些App都是打著“中國供銷合作社”“中國共富”“中國智造”等國家政策層面的旗號,再通過仿造正版App的頁面,利用“內幕消息”“高額回報”“穩賺不賠”等話術,誘騙群眾將錢財轉給非法賬戶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反詐工作專班技術專家馬勇介紹,目前發現涉詐的App主要集中在金融投資、偽造國家機關以及刷單返利等幾個方面。“這些涉詐App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,對國家相關機關的公信力造成損害。”
如何判斷App的真假?
那么,這些涉詐的高風險App是通過什么技術手段發現的?什么樣的App會被列為高風險?
工業和信息化部反詐工作專班技術專家李坤介紹,通過上傳App的安裝包,可以分析App的靜態信息和動態信息。靜態信息主要包含一些外在特征,以“國家社保部”這個虛假App為例,涉詐圖標采用國徽,名稱盜用了國家社保部(人社部)的名字。
從外部特征可以看到,它會巧借國家公信力的名義欺騙大眾,讓大眾誤以為這是國家主導或支持的資助項目,進而引導用戶進行投資。通過對圖標、名稱及內在進行分析,可以認定這是一個涉詐App。
李坤介紹,可以通過一些特征來判斷App的真假。
以“國家社保部”這個虛假App為例,圖標采用的是國徽的樣式;而右邊是真正的一個App,名字叫“國家政務服務中心”,這兩個App在圖標上十分相似:
真實的App上,顏色和文字都更清晰,而虛假的App做工相對粗糙一些。
再看里面的信息,在真正的App上,會有一些比較復雜的功能,頁面設計比較精美。而在假的App上,會直接邀請用戶登錄,通常需要注冊賬號,在注冊賬號的場景下邀請填入推薦人邀請碼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反詐工作專班會同有關部門開展App反詐電子標識試點工作,從2023年9月份至今,累計監測發現了大約1.7萬款仿冒試點相關App。目前,通過技術手段,已阻止了80%的用戶安裝此類App,仿冒試點App數量下降近九成,相關App的受騙用戶投訴率下降近70%。
遇到詐騙App該怎么辦?
專家建議,學會鑒別詐騙App之后,不僅要提高警惕,還應當及時進行舉報,幫助更多人避免上當。
不點擊不明鏈接、不掃描未知二維碼、不瀏覽陌生網站,從正規途徑下載App。
投資理財要認準正規途徑,并通過官方渠道確認國家惠民政策真實性。
發現類似的仿冒、涉詐App線索,及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反詐工作專班郵箱(fzzbsscl@caict.ac.cn)舉報。
推薦閱讀: